“多少皆可。”
赵凌眯眼笑道,“前期投得多,后期赚得多,各个项目皆不同,两月后,朕会在朝堂之上,将招标书公告诸公,诸公再随意。”
标书?
这又是一个西文彦没听说过的词汇。
但他可以知晓的是,赵凌说的都是事实,曾经三川郡出来的那些商人,每一个都赚得盆满钵溢。
听说现在还各地都还在招商引资。
的确也在建作坊……
可为何要等上两月?
“朕给爱卿两个月的时间了解一下市场,届时,爱卿若是觉得赚不到钱,即使不投,朕不会责怪爱卿。”赵凌笑道,“只是到时候国企的股份都让那些商人买了去,爱卿再想入场,可就难了。”
“西家乃大秦栋梁砥柱,是朕真正的自己人,有好事,朕当然是先想到爱卿的。”
目前西文彦对什么标书、股份等词汇感到无比的陌生。
赵凌作为一个顶级的资本家,怎么可能用一种强迫的形势叫西文彦投钱?
强迫只会引起人的抗拒。
让子弹再飞两个月,到时候咸阳城的权贵们会争着抢着把钱财往他手里塞。
不同于后世的国企,赵凌以整个大秦帝国作为背书,偏偏又是不公平的地位,圈着权贵和商人们的钱财用来搞基建,提高农民、工匠的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。
以专制的皇权强行盘活大秦的经济,让钱财不再聚集于那些权贵手中,造成社会良好的经济循环,这才是赵凌要做的。
虽然先富不一定能带动后富,但至少他能让百姓先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。
搞好基建,提高生产效率,让百姓共同_富裕,这才是强国之道。
西文彦眼角跳动,什么意思?
并不是强制要他给钱?
什么股份让商人买了去?
“朕知道爱卿听不懂朕说的什么,所以朕准备送你一桩喜事!”赵凌笑道,“常奉府内跟着长安候编撰的《万民典》的冯瑜,爱卿可有印象?”
西文彦点头:“科农院冯瑜,也是陛下的得意门生,才高八斗,年轻有为,当世之俊才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