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路上,徐荣的心情没有因为暂时解决了并州人带来的麻烦而变好。
以武艺为标准选拔军官,能快速地提高军队的战斗力。但它同时会带来一个问题。忠诚。这样的选拔很难保证下属对徐荣的忠诚。谁知道担任某个职位的,会是谁的人。
不说远了。
丁原不就是因为垂涎吕布的武力,结果因为吕布的背叛身死事败么。
此外。
还有一个问题让徐荣感到心烦。
在离开洛阳,前往并州军营前,李肃曾说过,李儒或许还留着后手,等着他。徐荣猜测,如果李儒真的有什么无法回避的阳谋,他今天应该就能见识到了。
李儒为什么要这么针对我呢。徐荣很想知道答案。
来到董卓府。
在仆人引领下,徐荣步入后花园。
董卓与李儒早等在湖心小亭。
董卓背对徐荣,望着水里的游鱼。李儒站在一旁,佝偻着身子,抓起鱼料丢进水里。听到脚步声,李儒侧过头来。他看到徐荣,咧嘴一笑。在徐荣眼中,李儒的笑总有几分阴毒怪异。
徐荣作揖行了礼。
董卓回过身,瞥了徐荣一眼,再次将目光投向湖心。只听董卓问:“听说,你昨天就解决了并州军的叛乱?”
“是。”
徐荣回答,“在昨天下午,末将便已大致平定了并州军,之后一直留在军营里处理余下的杂务!”
“那你为何没有第一时间前来回报?”董卓问,语调有几分愠怒。
徐荣低头,他当然不可能说,是害怕打扰董卓腐糜的夜生活。徐荣望着地面眨了眨眼,说话仍旧不急不缓,道:“昨天末将回到洛阳时,已经天黑。像董公您这样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,自然不会为这样一点小问题烦忧。没有什么事儿,是不能等到第二天凌晨的。”
徐荣的马屁拍的恰到好处。
董卓没再追问。他走到一旁坐下。李儒躬立在他身后。董卓看了李儒一眼,以目光示意。李儒微微颔首,随即捧起放在石桌上的木托盘,递到徐荣的面前,道:
“徐校尉,你平定丁原叛乱有功,天子决定任命你为东中郎将。加封都亭侯。这是东中郎将的印绶。”
徐荣恭敬地接过托盘。
遮掩内中物的黑布下,隐隐露出青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