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了酒楼,林隐与刘宾告别金学富,相携离去。
他们同住城南,回家顺路。
刘宾的父亲是中江县八大秀才之一,沉迷书画,醉心山水,在中江县开了一家书画铺子,以此为营生。
自古以来,士农工商,商者最贱。大楚朝禁止官员从商,但对身负功名却没有入仕的人,并没有硬性规定不能经商。
刘宾回到书画铺子时,他老爹刘秀才正在关店门。
此时天色已渐暗了,街头只有零星几个路人,皆步履匆匆归家去。
林隐向刘秀才问了好,方要与刘宾告别,却不想被他拉住了。
刘宾凑过来神秘兮兮道:“修尘,我爹刚收了一副字画,是州城名家黄尧公墨宝,要不要进来开开眼界?”
林隐确实也喜欢字画,赶紧道:“真是黄尧公?”
刘宾“嘘”了一声:“轻点声,别让我爹察觉。”
两人踮着脚尖,偷摸进了内室。
刘秀才眼角余光瞥见,忍俊不禁的摇头:“年轻人啊。”
刘宾进了保存字画的库房,很快就找出一卷保存妥帖的字画,在灯火下徐徐展开。
这是一副山水画,题名《秋山夜色》。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。长风几万里,吹度玉门关。
落笔,意境,皆是一流。
林隐仔细赏评:“不愧是黄尧公,当朝状元郎,山水画一绝。”
刘宾亦是点头喟叹,他在读书上虽不如林隐,但在字画赏评上,家学渊源,眼光不俗。
两人赏析了《秋山夜色》,仔细封存好,又观赏起其他的字画。
放置于内室的,都是刘秀才新收进来的字画,尚未裱框。
林隐发现其中有张字画,盖着名为陈卓群的印章,惊讶道:“这莫非是陈家那位三公子的墨宝?”
刘宾:“就是他喽,他是陈举人的嫡三子,我们中江县有名的神童,十四岁就考上了秀才。”
林隐惋惜:“这字虽不错,但少了几分劲道。”
刘宾撞了一下他的肩膀,取笑道:“酸了?他的字确实比不上你,但谁让人家是少年神童。你啊,早日考上秀才,才能给自己的字画镀一层金。否则,便是字再好,也难卖出价。”